勇士新赛季名单里有8个后卫,全队平均身高排在联盟倒数第一,这让科尔依然坚持小阵容打法的策略再次成为焦点。虽然外界对这种配置有质疑,但勇士明显没有打算改变思路,依旧要在速度和投射上下功夫。
在NBA常规配置中,一支球队通常会保留6名以内的后卫球员,但勇士本赛季破天荒拥有8个后卫。这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,也有初出茅庐的新秀。克里斯·保罗的加盟,使得球队后场组织能力得到加成,而斯蒂芬·库里和克莱·汤普森依然是核心火力点,乔丹·普尔离队后,更多责任落在年轻后卫肩上。
这种后卫数量过多的阵容在战术上带来了双面影响。积极的一面是进攻端能拥有多名持球点,轮换中不会因伤缺人而陷入困境,多位后卫可以分担组织、推进和投射的任务,提高球队在转换进攻中的速度优势。
但反过来说,这种“8个后卫”配置意味着内线球员储备不足,尤其是在面对联盟高度和力量都更强的对手时,勇士在篮板保护和篮下防守上存在天然短板。科尔显然并不回避这个风险,因为他深知球队的成型体系依赖外线投射和快速移动,而非在内线作战。
此外,8个后卫也让勇士的训练和轮换更偏向速度型打法。比赛中常见到3后卫甚至4后卫同时在场的阵容,通过短传、掩护和外切来创造空位投篮机会。这种打法要求后卫彼此间的默契更高,失误容忍度很低,一旦对手封锁传球路线或者贴身防守外线,勇士可能会陷入僵局。
从近期的季前赛表现看,这套后卫群在创造外线机会方面依旧高效,但同样暴露了防守端被身高错位打爆的风险。科尔对此选择继续推进他的理念,而不是引入更多内线球员来平衡阵容。
根据最新数据,勇士全队平均身高在联盟30支球队中垫底。这个现实很直观地反映在比赛中——无论是篮板球争夺,还是内线对抗,勇士在体型方面几乎都处于劣势。
过去几年,小阵容曾帮助他们赢得总冠军,格林打中锋的“五小”阵容创造了无限换防的奇迹。然而随着联盟整体身高和对抗强度的提升,这种打法的劣势变得更明显,尤其是在系列赛中,小个子球员耗体严重,防守端消耗过快。
勇士身高最矮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优势。恰恰相反,这样的身高结构让球队在场上跑得更快,外线投射更具威胁。科尔多次在采访中强调,速度和 spacing(场上空间)是勇士进攻的生命线,小阵容让他们能够以最快的方式找到空位并完成投篮。
不过,当勇士面对像掘金、湖人这样主打高大阵容的对手时,实力差距就体现出来。防守端高度不足很容易被对手抢下进攻篮板,进而拉大比分差距。为了弥补这一短板,科尔在战术布置中让外线球员更多回收篮板,同时提升协防节奏,尽量用轮转速度弥补身高劣势。
外界不少声音建议勇士通过交易或签约补充内线身高,但从目前的决策来看,管理层和科尔仍然希望依靠现有配置打出熟悉的比赛节奏。他们认为,平均身高最矮的劣势可以通过外线火力和团队防守来抵消,只要健康和状态保持稳定,勇士依旧有竞争力。
身高劣势下的勇士,其实是一场关于坚持与挑战的实验。他们用8个后卫和平均身高全联盟最矮的组合,去对抗更高大的对手。科尔的选择是冒险的,但这正是勇士风格的延续,也是他们赢得胜利的信念所在。能否继续在这种体系中获得成功,将决定勇士本赛季的成败。
最终,勇士能否在平均身高全联盟最矮、阵容中拥有8个后卫的情况下保持竞争力,将是整个赛季最受关注的话题。